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于:2024-07-01 浏览:10
应学院邀请,6月27日上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明月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AI时代劳动伦理研究》的学术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袁健主持报告会。
夏明月围绕劳动伦理的历史嬗变及概念、AI技术发展与劳动就业结构变化、AI技术在劳动关系中的伦理问题、AI时代劳动价值观构建与完善四个问题分享了AI时代的劳动伦理问题。
夏明月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持续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模式、行为方式、思想观念、资源配置以及社会结构等,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从马克思的“器官延伸说”出发,机器作为人类劳动器官和体能系统的延伸和强化,是一种以物质载体呈现的人类劳动能力,人类通过机器大工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能器官即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延伸和强化,其本质是人类智能的物质进化载体,具有知识“生产的连续性”特征。
夏明月认为,人工智能构成了当代人类劳动的技术背景和人机互动参照系。从AlphaGo到ChatGPT,人工智能在劳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在劳动本质复归、劳动解放、劳动能力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引发了劳动权利丧失、劳动强度增大、劳动能力退化等风险和挑战。因此,从政府、技术、劳动者等层面,建构一个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人机和谐、人机协同的生态系统,是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发展的现实路径。
报告人简介:
夏明月,女,哲学博士,中央党校马理部博士后,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哲学系、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双聘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担任MBA导师、博士生导师。被授予上海市“阳光学者”及上海市思政课骨干教师称号,曾获上海市思政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多次获上海财经大学“三八红旗手”称号。现任中国经济伦理学会理事,上海市伦理学会理事。曾挂职于上海市崇明区工业园区副总经理。
夏明月主要从事经济伦理、劳动伦理、科技伦理等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及产学研横向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劳动伦理研究: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2012年,人民出版社;《劳动伦理与企业竞争力》2020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完成的决策咨询报告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采纳。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伦理学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期刊及《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重要报刊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有2篇论文观点被《新华文摘》转载,有1篇被《中国社科文摘》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