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兰台寻源 传承红色基因”馆校合作思政大讲堂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于:2024-09-19 浏览: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加强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增强思政课教学感染力和引力,引导大学生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9月19日下午,由甘肃省档案馆与我校党委宣传部、团委、档案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兰台寻源传承红色基因”馆校合作思政大讲堂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甘肃省档案馆副馆长李海洋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我校团委、档案馆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共200多人参加活动。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行政副主任郎得明主持活动。




甘肃省档案馆副馆长李海洋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德雄分别致辞。

李海洋在致辞中指出,红色档案是承载党的红色使命的宝贵载体,见证了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感。甘肃省档案馆将以此次馆校合作为契机,着力深化馆校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在红色档案研究阐释、红色故事宣传宣讲等方面加强与我校合作,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与社会服务项目,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崭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刘德雄在致辞中指出,此次馆校合作思政大讲堂活动,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举措,更是师生接受思想淬炼、积极学习进步的一堂大思政课。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用好用活档案资源“宝藏库”,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抓住当前社会热点、时政重点,深入挖掘、总结提炼档案资源中的历史智慧、历史经验、历史启示,精心研究选用有历史、有思想、有针对性的档案资源,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政课育人实效提供生动的实践和鲜活的教材,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他同时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要珍视档案、阅读档案、研究档案,特别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大纪念活动和社会需求,深入学习挖掘红色档案资源,讲好党的故事,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甘肃省档案馆副馆长李海洋与教育部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发展及华夏文明展示博物馆特色科普基地常务副主任马俊峰教授共同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示范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赵赫依以《西北师范大学西迁的“教育长征”史》为题,讲述了西北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及西迁办学的故事,分享了西北师大先师们在西迁苦旅中的感人故事。甘肃省档案馆二级主任科员牟雅娜讲述了《中共二十大党章》及其背后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追求,以及他们对党章的珍视和守护。马克思主义学院“小红马”理论宣讲团成员马俊以《杜斌丞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光》为题,讲述了杜斌丞先生在陕北贫瘠地区创办榆林道立女子师范学校以及杜先生坚定不移地支持和传播革命理想的故事。





  学校话剧社同学表演了红色情景剧《英雄校友陈红军》,生动再现了“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校友的英勇事迹。



活动期间,甘肃省档案馆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代表举行了梦想档案寄存仪式,激励同学们不忘初心、怀揣梦想、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追求。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学院拓展社会合作,挖掘红色资源,运用红色档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有益尝试。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通过走近红色档案、讲述革命故事、铭记英雄人物、赓续红色血脉等方式,把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