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于:2024-11-04 浏览:10
11月2日下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理论研讨会暨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24年年会”分论坛在西北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进行。与会专家分别在两个分论坛交流研讨。
分论坛一在西北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302会议室召开。论坛第一阶段由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乔恩教授主持,第二阶段由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建毅教授主持。
青海省委党校科社部主任薛红焰教授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西部新实践》为题,阐述了协商民主的价值以及西部地区发展协商民主的优势。他提到:中国的民主更加全面、高级、务实、有效。西部这样的多民族地区发展协商民主具有多目标相互融合、多渠道自洽统一等五个优势。西部地区具备了发展协商民主的经济基础、社会条件、主体力量、基本制度,多元化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文化土壤。
兰州交通大学苏星鸿教授作了《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分析》的主题发言。他从历史分期着手来分析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逻辑;从完成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发展社会生产力、现代社会利益关系协调优化等方面讨论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逻辑;最后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理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维度阐明了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逻辑。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郝相赟副教授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并深刻阐释了其中的哲学意蕴。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本质特征,论述中表达了主动适应世界经济、社会、历史变革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价值立场,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彰显了实践论的哲学智慧。
陇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杜向辉副教授以《弘扬繁荣红色文化,汲取文化自信力量》为题,阐述了红色文化具有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价值和功能,并就如何弘扬和繁荣红色文化提出了建议。他指出:要加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加强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承,优化红色文化的社会传播环境,加强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传播体系建设。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王婷从生态的视角对甘肃如何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她强调:既要进一步保护生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强化生态资源的保护,也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兰州工商学院讲师张志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甘肃实践》为题,结合党的民族政策,分享了兰州工商学院与兰州市七里河区工林路社区结对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案例。她谈到,兰州工商学院与工林路社区开展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建、活动共建,形成了123党建新模式、五嵌一融模式,营造了共居共享共建的良好生活环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定参考。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讲师李艳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阐释了甘南红色文化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意蕴,并从提高通用语言教学质量,着力推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优化传播人才培养,创新宣讲形式,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汇聚多元社会主体协同的合力几方面探讨了以甘南红色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庞小林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叙事》为题,阐述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性。她从理论溯源、现实呈现、未来指向三个方面探讨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如何推动文明跃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智慧,并分析了在当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脉络中全面深化改革与文明创新间的动态关系。
甘肃省委党校教授王锐作了题为《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的报告,通过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之根本原因的分析,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在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价值、改革合力等方面,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强大的确定性,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甘肃省委党校教授孙文鹏以《甘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为题,聚焦农村改革,从我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短板弱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借鉴、因地制宜发展我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四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史维波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的使命与担当》的发言。他强调:职业教育在培养大国工匠和推动社会现代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持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要一体化推进产教融合,利用数字技术重塑职业教育,以适应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折祎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为题,探讨了新时代甘肃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他强调,未来应深化对外开放,加强人文交流,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多措并举地推动甘肃实现实现高质量发展。
华池县委党校讲师李润霞作了题为《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实践与对策——以华池县为例》的发言。她强调:华池县这一农村贫困县面临经济收入单一、产业结构不稳定等挑战,促进华池县及类似地区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要拓展经济收入渠道、加强三资管理、提升村级组织保障,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同时要鼓励村民积极参与。
甘肃中医药大学讲师彭玉琴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紧密联系,强调了文化自信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及中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她呼吁:每个中国人都应拥有文化自信,以此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并在国际关系中展现独特的中国智慧。
分论坛二在西北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303会议室召开。论坛第一阶段由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左宏愿主持、第二阶段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丁越峰主持。
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教授刘亚军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有的角色和情怀》为题,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者、共产党人三个角色和要具备的民族情怀、国家情怀、人民情怀、世界情怀四个情怀作了详细阐述,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启示。
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栋教授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立场》为题,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要依据、实践成效和基本要求三个方面展开阐释,为深入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韩璐副教授作了题为《全面深化改革“三个更加注重”的科学方法论》的发言,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依据,深入阐释了“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科学方法论内涵,为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科学运用改革的方法论提供了指引。
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王多斌副教授以《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赋能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题,从甘肃省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入手,论述了甘肃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加快社会力量参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等七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为把甘肃省从生态大省建设为生态强省提供了新的思路。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李莹洁老师作了题为《以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发言,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为何”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从坚持完善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基层民主治理、构建大统战格局四个方面提出了“何以”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实践路径,为新征程全面凝聚共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兰州工商学院王相丁老师以《文化赋能视域下黄河生态文旅的路径选择》为题,从黄河生态文旅的历史机遇展开,阐释了文化为文旅赋能的重要价值,提出了依托生态文明建设、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旅资源、高效整合社会资本、构建黄河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为进一步发展黄河生态文旅提供了有益借鉴。
白银市委党校(白银市行政学院、会宁干部学院)主任魏昭君老师以《以优质生态助力白银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从白银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展开,对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提出了加强主体责任、深化矿区生态治理、推进生态建设整体效能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优质生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琪以《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逻辑理路与现实路径》为题,从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展开,论述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价值,深入阐释了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关系,提出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路径,为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益视角。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令小雄,以《甘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研究》为题,指出甘肃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为甘肃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启示。
兰州工业学院副教授施乐以《红色文化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价值研究》为题,深入探讨了如何从丰富的红色文化中汲取教育、创新和发展潜力。她强调,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导向,致力于培育和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朱兢作了题为《邓小平改革思想及其现实启示》的发言,从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背景、丰富内涵、现实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强调应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罗润作了题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甘肃的新机遇》的发言,深入探讨了甘肃省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新发展机遇,细致分析了甘肃省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实际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建议。
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健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保障》为题,详细阐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价值,强调企业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信息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保障具有借鉴意义。
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陈满园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科学内涵及实践理路》为题,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指出在改革发展所处的新阶段必须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守正道、勇于创新,并秉持系统性思维。
丁越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与会者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而且将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其中,实现了共同学习与全面贯彻。通过深入的学术对话和交流,为甘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启新篇章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思考和现实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