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漆调兰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于:2023-08-31 浏览:10

个人简介

漆调兰,女,汉族,甘肃天水人。201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E--mailqitiaolan@126.com

开设课程

本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研究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党史党建。 

科研成果

1.论文:在《现代哲学》《广西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漆调兰,马启民:《国内关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研究述评》,《现代哲学》,2017年第5期;

2)漆调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的引领》,《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3)漆调兰:《延安时期“学术中国化”运动再阐释》,《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

4)漆调兰:《卫生防疫工作的成功经验》,《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 5 26 日第 005 版。

5)漆调兰:《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历史演进和基本经验》,《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2期。

6)漆调兰:《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初步探索》,《甘肃教育》,2021年第15期。

7漆调兰:《伟大建党精神:使命型政党建设的精神特质》,《红色文化学刊》,2022年第3期。

8)漆调兰:《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若干思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年第4期;

9)漆调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经验》,《邓小平研究》,2024年第1期;

 (10)漆调兰:《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光明网-理论频道》,2024729日。

2.项目:

 (1)主持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19XDJ013);

 (2)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路径研究”(2017TS118);

3)参与完成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锻造研究”(18BDJ031)

 (4)参与完成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制度自信融入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机制研究”(21CKS050)。

3.获奖:曾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