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西北师范大学举办首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集体备课会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于:2025-04-15 浏览:1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4月12日,西北师范大学召开首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方主持会议,西北民族大学和学校党委统战部、历史文化学院、哲学与社会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全体授课教师参会。

image.png


学校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德雄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目标,将理论教学与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为课堂教学提供政策指引。

image.png

历史文化学院秦丙坤教授以“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的起源”为题,通过考古发现与文献互证,系统梳理了早期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起源的形成逻辑,并强调了新课程教学中要厘清学科概念的重要性。

image.png

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栗学钟副教授分享了课程建设经验,重点介绍了西北民族大学在课程授课与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强调要通过优化改进教学方法、结合时事热点与学生兴趣点、加强课程资源共享利用等途径,谋划和创新教学思路,为我校开足开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提供了生动实践参考。

image.png

学校团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韩璐副教授现场演示“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教学案例,以马家窑彩陶纹饰的地域传播为线索,解码“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展现了沉浸式教学的独特魅力。

image.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边疆政治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课程负责人邢艺譞副教授对2025年新版教材理论框架进行解读,阐明教材“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专业性与通识性相统一”的特色与思政课属性,为团队开展教学提供了清晰思路。

image.png


张静怡、王鹏等6名青年教师围绕课程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对教材核心章节作了说课展示。

image.png

image.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史小宁在备课会总结中强调,全体授课教师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极端重要性,科学把握教学内容,处理好政治性与学理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等重要关系,立足现有课程团队,通过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和教学竞赛,推动教研创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精品课程,助力学生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认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