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左希迎教授为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程雅宇发布时间:2023-05-22浏览次数:182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519日上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左希迎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设计》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袁维杰主持,校内70余名师生参加。



左希迎教授的讲座围绕“什么论文是好论文、如何发现研究问题、如何发现因果规律、如何创建理论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关于什么论文是好论文,左老师强调“新”是至关重要的,其包含新思想、新范式、新理论、新方法、新事实。关于“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学术文章”,左老师提出五个判断标准,即研究问题的高度自觉,提供新范式、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点;框架合理、逻辑严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文笔简洁朴实,具有穿透力。左老师结合个人经验,分享了“选题不宜太大、逻辑严谨、最大程度上掌握资料、写作过程中,每一个字都要认真打磨、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五点注意事项。并详细讲解了行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接着,左老师介绍了如何发现研究问题。一是大量阅读、二是关注时事、三是社会调研、四是长期思考。关于如何发现因果规律,左老师介绍“理论创造和思想创新是从概念开始的,提出问题之后,找到合适的变量或概念,在变量与变量、概念与概念之间建立因果关系或者逻辑关系,这是研究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选择变量具有两个前提,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和试图构建一个好的理论。变量选择包含“准确性、解释力、简洁性、界定清晰、解释重要现象”五个原则。将发现社会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总结为归纳、比较、统计、反事实推理和政策争论五种方式。同时,左老师指出,理解因果关系需要从一些概念入手,明晰自变量、因变量、干预变量、中介变量等。



最后,左老师将对比介绍了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指出理论研究的三个方法,即归纳、解释、演绎,认为理论的建构,不仅是对经验证据的抽象归纳,而且是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创造。

讲座结束后,左希迎教授与参会师生互动交流并就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


报告人简介:

左希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安全、美国外交政策和亚太地区安全。著有《美国军事制度变迁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和The Washington QuarterlyThe Pacific Review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以及多项国家部委课题。




撰稿:姚  倩       

监制:程雅宇       

审稿:袁维杰 马俊峰 

刘德雄 王宏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