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造学术氛围,建设精神家园”、“博学、求真、创新”宗旨引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于2012年11月7日晚在学院学术报告厅拉开序幕,学院新引进三位青年教师武汉大学哲学博士胡好、浙江大学哲学博士朱海斌、山东大学哲学博士李永亮为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胡好博士的演讲题目为《康德捍卫自由的论证》,集中讨论了德国哲学家康德对自由与自然因果性关系的研究。胡博士从第三个二律背反开始,分两个环节重构了康德捍卫自由的论证思路。第一个环节是自由的可能性论证,自由的理念在认识领域并没有被自然因果性吞噬,而是保留了一种存在的可能;第二个环节是自由的实在性论证,通过诉诸于理性的事实,自由在实践领域得到确立。总的来说,康德捍卫自由的思路是这样:如果有自由,那么自由与自然因果性不相冲突,由于确实有自由,因此,自由和自然因果性不相冲突。
朱海斌博士的演讲题目为《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以胡塞尔本质上机遇性的表达为切入点》,集中探讨了海德格尔关于“时机化意义”的学说。朱博士指出,胡塞尔本质上机遇性的表达包含了质性、质料、含义充实三种要素,海德格尔与之对应的是内容意义、关联意义、执行意义的三维结构,海德格尔后来添加了第四维结构“时机化意义”,是其区别于胡塞尔相关思想的关键。时机化意义关涉到存在的本真性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良知、决断、为了等生存现象,由此带出对胡塞尔学说的继承与深化,尤其是实践意义层面的深化。
李永亮博士的演讲题目为《马一浮学术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李博士将马一浮学术思想的特点概括为宗趣明确与意境圆融相结合;直抉根源的理想主义与超越的现实关怀相融合。马一浮先生对学术统摄观的力倡;对万物一体思想的立场;以及引归自己,对治向外驰求之失都表明其学术思想作为“生命的学问”之精髓。
三位博士精彩而深入浅出的演讲博得阵阵掌声,在谈及如何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时,胡好博士提出“读原著、学术引路人、真正发生学术兴趣”的重要性;朱海斌博士提出 “深刻、清晰”;而李永亮博士则提出“目标、方法”;与研究生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
学术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姜宗强副院长主持,左利平副院长、马俊峰教授、贾克防老师等一百多名师生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