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王宗礼: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6-12浏览次数:484来源:学院党务

由我省三位青年学者王瑞萍、赵国军、董捷撰写,甘肃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冯湖教授作序的《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专著,2017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深入研究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专著,也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重要收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我省三位青年学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这方面教育研究的先行者和创造者。全书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结构严谨,是作者认真学习、努力钻研的结果,也必将促进全省高等院校开展国家认同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通过国家认同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的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国家认同是高校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精神需要、情感需要和成才需要的不可缺少的来源。作者认为: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就是要统一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作者提出高校国家认同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好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认同,增强这方面的自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告诉我们,没有共同理想和精神动力,大学生是不可能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只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认同一致,大学生才能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国家认同教育涉及的问题都是青年学生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是非、思想是非和行动是非问题,是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高校各级党政组织都应该把国家认同教育放在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领导权,从高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重要保证的高度认识和理解,认真安排部署。

    作者:王宗礼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来源:《甘肃日报》版面:第10版 理论 时间:2017年10月13日 字数:117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