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5日晚,由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中和集团、社科处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哲学沙龙——中和论道”第四十四期在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如期举行。本期主题为“孔子《论语》及其内圣外王之道”。由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李永亮博士主讲,张美宏博士主持。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朝东教授、中和集团洪涛董事长、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杨同军副院长、音乐学院李莉副院长、哲学系师庭雄副教授、吴琼副教授等在场师生共百余名哲学爱好者一起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论道伊始,李永亮博士就指出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人类历史"轴心期"间所发生的文化精神变革,至今依然无形而有力地影响着各大文明体系中人们的基本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论语》正是这一轴心时期所产生的一直流淌在中国文化血脉中的基因,其内圣外王之道则是儒家哲学的思想核心和标签。李永亮博士依次分殊了四个部分对《论语》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讲解。最后,李永亮博士认为,正如泰勒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会上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评述所言,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者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和超越时代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着今天和未来。
论道最后,张美宏博士对此次学术报告作出总结。他对李永亮博士循循善诱、温文尔雅的儒家学者之风表示了钦佩。他认为《论语》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圭臬,其地位无可否认和撼动,儒学在历史的沿袭变革中仍具生命力,但我们需要清醒的区分什么是原始儒家精神,并且要认识到变异的新儒家流派对于政治的过分张扬和严重趋附。他强调我们应该回到儒学源头,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接纳各种有益思想,回应现实提出的的诸多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