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办好思政课 筑梦新时代
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3月2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来到西北师范大学,为在兰部分高校师生讲思想政治课,为我们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学好思政课明确了要求。目前,全校上下已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热潮。
4月9日,《甘肃日报》理论版专题刊发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教授、党委宣传部部长雷鸣、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宗礼教授撰写的学习体会文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北师范大学将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个要”“八个统一”要求,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推动形成学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旗帜鲜明办好高校思政课
张俊宗
高等院校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旗帜鲜明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落实好党委办好思政课的主体责任,研究解决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全校上下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全过程,在优质高效地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积极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门课程同向同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协同的育人格局。
要充满自信、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高校党委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坚定自身理想信念。要引导思政课教师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引导他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辉煌成就中获得上好思政课的坚定自信,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锻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获得上好思政课的深厚底气,广大思政课教师要不断钻研思政课建设规律,深刻认识学生思想成长规律、思政课教学规律,从思政课教学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增强上好思政课的底气、勇气和信心。可以说,在当今中国,背靠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立足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我们完全有理由充满自信、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委要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要以“雷霆之势”做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学校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着力解决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困难,在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方面下大力气。要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培训与考核,补齐短板,落实相关待遇,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地位、有尊严、有担当、有作为,努力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继续坚持“师范为本”的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师范专业设置,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提升师范教育质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心全意做好教师培养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教师,为党的教育事业提供人才支撑。要以“润物之法”做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就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致。这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学校各个层面要齐心协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育人合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思政课也只有从细微处着手,才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才能打造使学生真心喜欢、诚心接受、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要以“钉钉子精神”做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思想政治课教师,办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抓落实是学校党委、各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要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督促政策的推进和实施。学校党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配合,学校上下齐心努力的局面,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雷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高度肯定了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中的至关重要地位。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回答好“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决定了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努力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立德”和“树人”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维度,课程育人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地位,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思政课程关涉“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底色。立德才能树人,无论什么时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初心不能忘,立德树人的立场不能改。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则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时代主题。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立场坚定、敢于担当、勇于追梦的人才。跨世纪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之中,人生阅历非常有限,他们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与难、血与火缺少体验,对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上艰难创业、艰苦奋斗缺乏体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缺乏深度认知。这就要求我们把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切实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史国情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特别是要加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方面的教育,让青年学生在思政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理解领悟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真正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王宗礼
推动高等教育以及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当今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及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内涵式发展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是一个与“外延式发展”相对应的概念,其原意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要素质量的提升而实现的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思政课建设不能一味依靠外部资源的投入和人力物力的扩大这一思路来展开,而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以优化结构、提升内在品质为重点,把高等教育和思政课建设转移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目标的轨道上来。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通过优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改进思政课的实施方式而实现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努力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大力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益,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破解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都具有重大意义。
思政课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核心要素,即教师、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方式以及学生。要紧紧围绕这四个核心要素,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一是要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引导教师坚定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底气和信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它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思政课的性质和功能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对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努力加强自身政治思想修养、提升自身教学科研能力,关键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信和底气。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关心和爱护思政课教师,帮助思政课教师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助力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过程,努力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二是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对高校来说,思政课“05方案”已经明确了本科阶段思政课“4+1”的课程体系,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办公室组织编写的高校思政课教材也已出版发行。2018年,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的要求,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办公室又组织修订再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应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体系是明确的。但是,教材和教学大纲只是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基本依据,如何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如何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教师的理论功底、学术水平和教学设计,因此,要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坚持用学术的方式讲政治,做好教材内容的转化工作,并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过程中感受理论的说服力,坚定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三是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确定之后,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的“八个相《统一”,为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基本遵循。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八个相统一”的基本精神,加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力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要求、价值性目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知识逻辑结合起来,既要坚持思想政治课的统一性要求,又要结合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四是要把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作为衡量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金标准”。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的,思想政治课上的好不好、质量高不高,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获得感。为此,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深刻把握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先进性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满足青年学生追求理想信念的需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需求,使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来源:《甘肃日报》 版面:第04版理论 时间:2019年4月9日 字数:3137字
原文链接:办好思政课 筑梦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