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 新使命 新征程: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甘肃省“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王宏渊发布时间:2022-09-20浏览次数:529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甘肃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走深走实,协同推动甘肃省“形势与政策”课高质量发展2022年9月18日上午,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新思想 新使命 新征程——甘肃省‘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本次集体备课会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形势与政策”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省思政课何继龄名师工作室联合主办,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研究所承办。

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分为主旨报告、主题发言、教学研讨三个环节,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史小宁对本次会议的背景、主要参会人员及会议流程做了介绍,指出举办此次会议旨在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武装实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的认识,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针对性、亲和力。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若干思考》的主旨发言。王刚教授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呈现的新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四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此外,王刚教授从新时代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新问题出发,探讨了课程建设之专题设计的思路,分享了南京师大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教学创新经验。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周方副教授主持主题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分享了本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设置、改革与创新的经验。一是形势与政策课要讲清楚道理,让学生听道理、明道理,通过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协同扩展教学载体、优化教学话语等方式推动课程的创新和改革。二是打造“线上线下、同向同步、互动互补、融合育人”思政育人新模式,形成“常态备课、集中宣讲、动态管理、特色突出”思政育人新机制,推进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三是“形势政策”课关键要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高校应加强对思政教师队伍培养和培训,保证授课教师理论的彻底性和知识的实效性。四是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创新关键要统筹好规范和发展的关系、专职和兼职的关系、守正和创新的关系。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王树亮副教授主持教学研讨环节。与会学者结合多年授课经验就如何上好思政课、如何创新改革展开了热烈研讨。一是把握教学内容准确性和实效性、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提升教学评价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形成以模块化教学为特色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二是提升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品牌化,打造“接地气聚人气有底气”具有校本特色的“思政金课”。三是把握形势与政策课中四对大小关系之辨,抓好“认知图式、情感生成、价值理解、行为导向”四个关键环节之主体间融通,有力提升教学效果。四是专题教学要吃透《教学要点》的内容和要求,授课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传递与思想引领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国际形势与国内政策的关系。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深受大学生期待的“思政金课”,教学一定要体现出“理论魅力”“讲台活力”,着力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效性。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政治共识,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二是规范管理、创新模式、完善机制,搭建协同共研教学平台,多元推进课程建设,建优建强教学团队,打造“思政金课”。三是与时俱进、创新方法。适应当下疫情防控的常态下,善用新媒体技术,推进线上课程的建设。四是聚焦新时代,立足理论学习,增强业务本领,集中精力备好课,保证新学期教学的有效开展。

此次集体课会密切了甘肃省内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通过主题发言、教学研讨,明确了课程开设的原则和要求,突出强调了新学期备课的具体方向,为省内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