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文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9日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闪兰靖副教授文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明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富裕明确了前进方向。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旨所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民族平等团结和谐是我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胜利基本前提,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国家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新时代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注重和把握好三个方面的着力点:一是共同性。民族团结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是宪法赋予每一位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各民族共同的责任,是一项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共同巩固、共同建设的基础性事业。二是社会生活性。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人民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和繁荣状态,人们的社会生活不仅变得更加开放而且方式更加多元。各民族交往面更宽、交流度更广、交融性更深,社会生活中多民族场景已经成为常态,各民族在大家庭中共同生活,守望相助,团结协作,和谐共生。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基本结构和显著特征。三是价值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质是“人心”工作,回归其最根本的价值原则,抓关键、利长远。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用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格培育和涵养各族群众,构建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求的心态秩序,筑牢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体系。
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文化基础。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演进历史,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生、共存、互动、包容、共融,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成为各民族同质性、统一性、继承性最深的根脉。中华文化贯通中华民族“历史”与“现在”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主要的文化表现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形象和独特标识,在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历史叙事中赓续共同体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与共同体的归属提供文化源头。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培育的价值追求、精神品格和创造的思想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最新发展和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代际传承、不断升华,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辩证统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是塑造中华民族共同品格、涵养共同价值观、树立共同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文化根基和共有精神家园,是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思想的坚固长城的魂。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加强民族大团结,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显著特征,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所在。要顺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的新要求,正确把握尊重、包容差异性与增进共同性方向的关系,加强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正确关系,强化民族团结的内在精神力量,要确保每一个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增强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各民族始终将中华民族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富裕,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力量。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深刻认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二者的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机制,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内涵建设,增强各民族大团结意识、进步意识、现代文明意识,使各民族牢固树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只有每一个“我”与不存在“他者”的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民族团结的根本政治保证是党的领导。各民族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共建美好和谐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坚决挫败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执笔人:闪兰靖武晓亮)
作者简介
闪兰靖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