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先声】黎进萍 健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话语机制

发布者:王宏渊发布时间:2022-11-08浏览次数:171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今日推文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9日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行政副主任黎进萍、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李靖文章健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话语机制 

健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话语机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不断交融汇聚发展的历史产物。千百年来,中华各族儿女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在共同命运、共有诉求、共同理想的现实导向下,逐渐生成了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主流的价值引导与文化信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途径。人类交往交流交融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对话,以沟通理解和达成共识为目的的话语实践。从社会关系建构的路径来看,以话语为媒介的交往交流是主体间达成理解交融的首要条件。因此,健全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话语机制,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形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话语实践的价值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汇聚各民族历史文化,引导各民族团结奋斗、促进各民族共同成长的话语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载着广泛动员所有民族社会成员的使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话语属性。一种意识形态能否真正获得话语权,归根到底还是看是否实质性地代表并推动共同价值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清晰地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高度概括了各族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非易事,各族人民必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交流体系,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引导各民族在共同理想、共同活动和克服共同困难的框架内表达自己,以实现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为基础达成价值共识,形成一种尽可能超越冲突、分歧的历史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感,从而将全体社会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实现最广泛的社会动员。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打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话语媒介的差异壁垒。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语言上也是如此。多元是指各民族内部使用的本民族语言,一体指各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即国家通用语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的辩证统一。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各民族语言文字都应受到保护和传承。然而,由各民族语言文字差异造成的交流交往交融壁垒,需要通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来消解。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形成认同。站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立场上,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利于提高各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素养,有利于达成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目标,也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站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立场上,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途径,是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的内在诉求,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因此,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着重要的优先战略地位。

组织动员多元主体共同发声,壮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话语空间的正面能量。话语是国家形象、民族意识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文化交流和竞争的重要方式。任何话语空间都存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各种异质声音的话语交锋。新时代是奋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历史阶段,奉行单边霸权主义的西方国家,却竭力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崛起。我们应当积极组织和动员中华民族多元主体共同发声,主动发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不断壮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影响力。号召各民族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立足多元主体视域,构筑开放的话语平台,推动形成“慎思敢言”的大众公共话语参与机制,增强公众的话语主动性和广泛性,提升大众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理念;发挥专家学者宣传阐释作用,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涵的理解进程;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队伍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资源,采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为 “五个认同”的全面实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拓展话语空间。

(执笔人:黎进萍李靖)

作者简介

 

黎进萍

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行政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