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论国家的起源与消亡
--基于《国家与革命》的文本分析
4月19日晚19:30,在田家炳教育书院607图书资料室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三十八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2020级博士研究生赵淼丽以《列宁论国家的起源与消亡-—基于<国家与革命>的文本分析》为题,对《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关于国家起源与消亡问题的论述进行了文本解读。本次读书会由学院院长史小宁教授主持,学院六十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读书会活动。
围绕本次读书会的主题,赵淼丽对列宁的“国家”概念、国家从何而来: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向何处去:国家走向消亡的发展路径等三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赵淼丽紧扣文本内容对“半国家”“自行消亡”“资产阶级权利”“非政治国家”等有关概念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列宁对国家起源的科学认识、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歪曲、国家走向消亡的渐进性及自发性等内容,指出国家基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而产生,而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国家逐渐走向消亡的过程。在读书会的最后环节,同学们就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问题、如何理解“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史小宁教授对本次读书会所讨论的问题做了精心指导,并指出要以互文性解读的方式来理解把握文本内容。史小宁教授要求学生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时要树立死磕文本的意识,在反复阅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理解把握经典作家的思想,并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要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学科边界意识、历史梳理意识、热点关注意识等,把握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历史纵深感,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