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以改革创新为抓手,通过技术赋能、内容拓展、实践深化等方式推动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为深化“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数字赋能、知行合一的育人生态,弘扬楷模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引领青年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日前,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青春奋进正当时、挺膺担当向未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暨毕业生思政育人大课堂活动,校党委副书记王全进为获得“思政课学习标兵”荣誉称号的同学们颁奖。
本年度全校有32位2020级本科生荣获“思政课学习标兵”荣誉称号,具体如下。
序 号 | 姓名 | 单位名称 |
1 | 雷舒然 | 文学院 |
2 | 沈娜娜 | 历史文化学院 |
3 | 罗云幻 | 教育科学学院 |
4 | 白康荣 | 教育科学学院 |
5 | 陈应楠 | 心理学院 |
6 | 刘芳弟 | 哲学与社会学院 |
7 | 谢钧 | 法学院 |
8 | 丁泼花 | 经济学院 |
9 | 杨冰清 | 管理学院 |
10 | 王姝涵 | 外国语学院 |
11 | 周萱 | 音乐学院 |
12 | 王典典 | 舞蹈学院 |
13 | 全湘雨 | 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 |
14 | 刘思岩 | 体育学院 |
15 | 刘明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16 | 位琪琪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17 | 孙瑞珍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18 | 徐旭阳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19 | 陈世琰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 | 马梅兰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21 | 张迅 | 化学化工学院 |
22 | 刘紫玉 | 生命科学学院 |
23 | 郎涛 |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24 | 王丹 | 教育技术学院 |
25 | 何燚 | 传媒学院(新闻学院) |
26 | 曹越 | 旅游学院 |
27 | 杨欣茹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28 | 廖婷婷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29 | 霍香凝 | 敦煌学院 |
30 | 高晓雨 | 拔尖基地班 |
31 | 冉佳鹭 | 拔尖基地班 |
32 | 贾丽才 | 拔尖基地班 |
马克思主义学院特推出“思政课学习标兵专访”栏目。以下为栏目第一期,由文学院雷舒然同学、历史文化学院沈娜娜同学、教育科学学院罗云幻与白康荣同学、心理学院陈应楠同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刘芳弟同学、法学院谢钧同学、经济学院丁泼花同学、管理学院杨冰清、外国语学院王姝涵同学、音乐学院周萱同学、舞蹈学院王典典同学、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全湘雨同学、体育学院刘思岩同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刘明与位琪琪同学分享思政课的学习体会。
文学院 雷舒然
雷舒然,女,汉族,共青团员,现为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在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常会读到诸多先辈的生动事迹。这些事迹不仅是历史的过往,更是我们汲取经验的重要来源。深入挖掘他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展现的智慧与勇气,并将其中具有时代价值的经验融入当今生活,是思政课学习的关键所在。思政课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价值观念的塑造,唯有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亲身感悟与验证,才能真正领悟思政课的精髓。
历史文化学院 沈娜娜
沈娜娜,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思政课的学习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我会将其与历史事件相结合,例如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时期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我们能深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与此同时,除了学习教材,我会去图书馆借阅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版、党史研究资料等,丰富我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也能在历史专业学习与思政课程学习之间找到更多契合点,相互促进。
教育科学学院 罗云幻
罗云幻,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教育科学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实用方法:首先是做课堂笔记和思维导图,我会在课上用关键词记录核心理论,课后再用思维导图梳理逻辑框架,避免死记硬背,从而形成系统化认知。其次是案例积累,我时常关注新闻联播、学习强国中的典型案例,结合课程理论分析,既提升思辨能力,又深化情感认同。最后我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进一步认识思政课中关于农业农村发展、共同富裕、教育公平等理论知识的内涵。
教育科学学院 白康荣
白康荣,女,汉族,共青团员,现为教育科学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需要将理解、记忆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紧跟教学节奏,认真聆听老师讲解,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复习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图表等形式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各部分的联系与区别。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平时可以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尝试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心理学院 陈应楠
陈应楠,女,共青团员,心理学院2022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习者,我们首先要破除“思政课无用论”的认知偏差,深刻认识其价值。思政课学习的关键在于掌握知识框架,重在理解而非死记硬背。我发现,一旦建立起清晰的理论体系和逻辑脉络,就如同拥有了思维的地图。在这个框架之下再去拓展理解,不仅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对理论精髓的把握也更加深刻。
哲学与社会学院 刘芳弟
刘芳弟,女,汉族,共青团员,现为哲学与社会学院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在思政课学习中,我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一,注重课堂参与,通过课前预习建立基础知识框架,课中积极讨论,课后整理思维导图强化理解。第二,强化实践认知转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习成效。第三,除教材以外,广泛阅读有关书籍,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法学院 谢钧
谢钧,男,汉族,共青团员,现为法学院2022级法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首先,我们要善用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 “学习强国”“慕课” 等新媒体平台,实时获取时政要闻解读,使理论学习更具时代感和代入感;其次,积极创新学习方法论,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以点带面提高学习的系统性;最后,强化知行合一的实践意识,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认知的升华。
经济学院 丁泼花
丁泼花,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经济统计学一班。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需秉持 “知行合一、多维浸润” 的理念方法。课前我会预习教材,结合新闻热点思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研讨,深化对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课后注重拓展阅读,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当然,思政课学习最关键的是将理论内化于心,逐步培养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能力。这种立体化的学习让我真切感受到思政课的思想力量与现实价值。
管理学院 杨冰清
杨冰清,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管理学院2022年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贵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课前,我主动阅读经典著作与前沿理论,课上保持敏锐思考,秉持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的态度,与老师、同学展开研讨。课后注重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观察与实践,做到 “知行相资以为用”,从生活点滴处践行思政课所学理论,让思政课的学习真正内化为思想自觉与行动指南。
外国语学院 王姝涵
王姝涵,女,汉族,共青团员,现为外国语学院2022级英语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思政课学习的核心价值是培养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待每一堂课,我都认真听讲,在课堂上用荧光笔标记老师反复强调的核心知识点,将教材内容与历史课程中的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对比梳理,强化理解记忆。通过这样的学习,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音乐学院 周萱
周萱,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音乐学院2022级音乐学二班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思政课宛如一座精神宝库,承载着厚重的思想内涵,是帮助我们大学生塑造正确三观、筑牢信仰之基的关键课程。从长远看,思政课学习是一场持久的自我修炼,我们需不断汲取精神养分,将其内化为思想品格,外化为实际行动,如此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舞蹈学院 王典典
王典典,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舞蹈学院2022级舞蹈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在思政课学习中,我始终坚持 “学思用贯通” 的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党史学习讲座等活动,我深刻体会到 “艰苦奋斗” 精神的时代价值。未来,我将继续深化理论学习,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美术学院 全湘雨
全湘雨,女,白族,共青团员,现为美术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课前预习很重要,这能让我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听讲,抓住重点,在课堂上,也能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观点。当然,思政课的学习不仅于此,我还结合专业学习,将其运用于艺术作品分析中,例如分析具有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等,从思政角度解读艺术家对时代精神的回应与创作理念的形成,将理论与现实紧密联系,让思政课学习更加生动、鲜活。
体育学院 刘思岩
刘思岩,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体育学院2022级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思政课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我尝试用 “物质决定意识” 的原理分析社会发展规律,并思考其现实指导意义。实践层面,我主动将理论融入日常思考:面对网络热点,我会运用 “透过现象看本质” 的思维方法,区分事实与观点、主流与支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我认识到思政课是塑造价值观、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数学与统计学院 刘明
刘明,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数学与统计学院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思政学习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思维方式和价值立场的塑造过程。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只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数学与统计学院 位琪琪
位琪琪,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数学与统计学院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我在思政课学习中始终秉持 “知行合一” 的理念。注重课堂深度参与,在案例分析讨论中主动结合师范生身份,探讨教育公平、师德建设等现实问题,让我不仅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魅力,也深感自己还需不断深化学习。未来,我将继续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以崇高理想指引人生,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