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出“思政课学习标兵专访”栏目第二期,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瑞珍同学、徐旭阳同学与陈世琰同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马梅兰同学、化学化工学院张迅同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紫玉同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郎涛同学、教育技术学院王丹同学、传媒学院(新闻学院)何燚同学、旅游学院曹越同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杨欣茹同学与廖婷婷同学、敦煌学院霍香凝同学、拔尖基地班高晓雨同学、冉佳鹭同学与贾丽才同学分享思政课的学习体会。
孙瑞珍,女,汉族,共青团员,现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我坚持课前预习,初步了解课程核心内容与基本观点。课上,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讲、及时记录重点内容。课后撰写学习心得,将理论知识与专业背景、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思政课学习的针对性与实践性。同时,充分利用 “学习强国”、人民网理论频道等网络资源和思政学习平台,拓展知识广度。通过反思个人成长与时代责任的关系,深刻认识到青年使命,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徐旭阳,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要学会整理思路与框架,课前积极预习并梳理教材知识;课上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思路;课后以笔记形式构建知识图谱,在关键处备注个人理解。同时,思政课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可通过阅读党史类书籍、观看影片及参观党史纪念馆等方式,真正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理论要义与现实价值。
陈世琰,男,汉族,共青团员,现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贵在让理论入脑入心。借助思维导图,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脉络,构筑系统的知识框架,强化记忆与领悟。与此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思政知识升华为指导人生的智慧与力量,激励我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昂扬的担当精神、坚韧的吃苦品格和不懈的奋斗姿态,成长为新时代的栋梁。
马梅兰,女,东乡族,群众,现为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的关键在于理解与运用,而非机械记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把思政课当作一次思想成长的机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将思政课的价值导向融入生活,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坚持长期积累,持续关注新闻和政策动态,使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张迅,男,共青团员,化学化工学院 2022级化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首先要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我常常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来加深理解,比如观看《复兴之路》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此外,还要养成定期总结反思的习惯,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刘紫玉,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我专注课堂核心理论,标记重点内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框架。坚持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运用矛盾分析法与辩证思维探究问题本质。与此同时,我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在志愿服务中践行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让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信念与外在行动。
郎涛,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需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思路,课后要主动复习,梳理知识框架,整理重点难点内容,强化记忆。同时,多关注时事热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习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此外,阅读《资本论》等相关经典著作,帮助理解思政知识的理论根源,提升理论素养,从而提升思政课的学习成效。
王丹,女,汉族,群众,现为教育技术学院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我首先通过细读教材文本与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着重理解其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其次将理论置于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中考察,运用矛盾分析法把握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深化了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更培养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何燚,女,中共预备党员,现为2022级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在学习思政课的过程中,我会借助电子媒介与权威新闻平台开展深度学习,为课堂学习夯实基础;课上秉持 “沉浸式” 学习理念,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悟,让思政课成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载体。
曹越,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旅游学院2022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思政课绝非照本宣科,而是“学以致用”的生动交响。在乡村旅游调研中,我用所学知识设计文旅路线,用镜头讲述非遗背后的工匠精神,在红色基地志愿讲解革命故事。我深知,思政课赋予文旅人的时代使命——让理论在实践中扎根,焕发出直抵人心的温度、深度与厚度。
杨欣茹,女,汉族,共青团员,现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俗话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思政课堂启智润心,课后深研方获真知。除了认真学习课堂内容以外,自主学习也十分重要。思政系列教科书,经教育部精心编著,内容浓缩了经典著作的精华,附名师点拨指导,可以作为第一资源优先阅读学习。若已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可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沉心研读,遇到不懂之处可请教老师,或在知网搜索解疑。
廖婷婷,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思政课学习对培养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关系到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我们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理解课程内容。与此同时,思政课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霍香凝,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敦煌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思政课要实现价值观教育从 “悬浮” 到 “扎根”,从理论灌输到在实践中生长的转化。作为青年学生,应当要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蜕变,让价值观教育升华为生命历程,让思政课完成从 “入耳” 到 “铸魂” 的跨越,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
高晓雨,女,汉族,共青团员,现为教育科学学院2022级新文科基地班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其实很简单。我始终坚持两个关键词:联系实际,走心体悟。我会将课本知识与新闻时事相结合,思考它如何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其次,我注重 “走心” 的学习方式。每一堂课我都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思政课让我学会思考、敢于表达,也让我在理性与情感中找到成长的力量。
冉佳鹭,女,汉族,共青团员,现为教育科学学院2022级新文科基地二班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学习思政课需要多方面努力。首先,认真听讲是基础。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紧跟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对重点知识详细记录。其次,结合实际思考很重要。将思政课知识与生活、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加深理解。课后复习也必不可少,通过整理笔记、背诵重点内容巩固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如《毛泽东选集》等,拓宽知识面,丰富精神世界。
贾丽才,女,汉族,共青团员,现为教育科学学院2022级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班专业本科生。
思政课学习体会: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学习思政课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局限于课堂内容。思政课涉及政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学习不仅激发了我对相关学科的兴趣,也让我把学习与体验延续到了课外。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唯有以驽马不舍之志,脚踏实地,不懈求索,方能积跬步以至千里,在时代洪流中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自我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