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在西北师范大学未来书院报告厅举行。学院领导、系所中心负责人、班主任和辅导员、家长代表及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典礼。学院退休教师许信胜教授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宏渊主持活动。
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郎得明向来自全国各地的165名本科生、94名硕士研究生和19名博士研究生表示热烈欢迎。他寄语新学子,一要厚植信仰根基,做真理的追求者,成长为具有坚定信仰的时代人才。二要锤炼过硬本领,做知识的攀登者,成长为理论功底扎实的专业人才。三要勇担时代责任,做实践的奋斗者,成长为奉献社会的创新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史小宁教授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123年的办学历史与办学成就,解析了校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深刻内涵,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体系、机构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他强调,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行中有善,脚下有远方”的时代新人;希望同学们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塑造独立品性、自由精神与健康人格的人。深耕经典文本,与先哲对话中领悟真理光芒;立足时代问题,在守正创新中发展理论品格;践行实践导向,在知行合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胸怀人类情怀,在文明互鉴中彰显真理价值。
2025新生班主任代表丁丽老师寄语全体新生,要潜心钻研学习,在专业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勇于直面成长中的挫折与挑战,锻炼强大内心;在马言马,坚定理想信仰,主动传播正能量。
教师代表闪兰靖教授以“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青年,为强国复兴凝聚磅礴的青春力量”为主题,勉励新同学要以“三气”为指引,在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用激情奋斗、顽强拼搏、奉献人民的实际行动,为强国复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书写无悔人生。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孙健教授为2025级新生班主任及学业班主任颁发聘任证书。
教育部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发展及华夏文明展示博物馆特色科普基地常务副主任马俊峰教授为2025级新生代表赠书。
2025级新生家长代表张庆祥,以“新生家长”与“西北师大1999级校友”的双重身份发言。动情地分享了重返母校的激动与自豪,回忆了当年在校园的求学时光,感慨母校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与巨大变化,引发了现场师生的情感共鸣。他叮嘱新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融入集体;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集体中收获成长;既要潜心钻研“有字之书”,学好专业知识,也要积极践行“无字之书”,积累社会经验,实现独立成长。
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代表贾玫发言。她鼓励同学们做“在马信马”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做“在马学马”的踏实求学者;做“在马行马”的马克思主义践行者,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马院学子最好的成绩。
2022级在校本科生代表张祥鼓励新生,在理论学习中筑牢根基,在实践体验中锤炼本领,在师生交流中汲取力量,明道信道、守正创新、知行合一,既要做追逐真理与理想的“追光赶路人”,更要做传递正能量、贡献社会的“发光奋斗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许信胜教授为2025级新生讲授精彩的“开学第一课”。他深情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历程,阐释了对马院学生鲜明特质的深刻理解,并从四个维度阐释了“为什么要读经典”:研读经典是获得与学界学者对话资格的前提,只有深耕经典,才能真正踏入学术研究的门槛;研读经典著作能为解释重大历史事件提供“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理论支撑,帮助学习者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研读经典可助力站在人类思维活动的制高点,拓宽认知视野,提升思辨能力;研读经典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
许信胜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应具备四点鲜明品质:矢志不渝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在科学理论指引下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主动的实践意识;培养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与批判创新的思维能力。
开学典礼在西北师范大学校歌《我的校园在黄河岸上》悠扬旋律中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