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4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东乡族自治县博物馆、东乡族自治县福利院,开展了一堂“行走在春天的思政课”。东乡族自治县福利院师生、西北师范大学“小红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教师代表和大学生志愿者共计70余人参加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常精彩带领大家参观师大校园,讲述百廿校史。在如意湖畔,和着“我的校园在黄河岸边”的校歌,常精彩讲述了百廿师大发展历程中形成和积淀的独特精神气质与厚重文化传统。她向师生讲述指出,西北师大诞生于晚清革新浪潮中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落脚于甘肃兰州,百年来薪火传承,秉承向西向下、教育兴国的奉献精神,培养了30多万名毕业生,为西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人才。西北师范大学“小红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闫云露为大家讲解了“木铎金声”的文化意蕴。“木铎”是师范教育的代名词,也是教书育人的象征。木铎金声之所以穿越千年,是因为总有摇铃人;西迁的火种之所以永不熄灭,是因为总有传承者。新一代的师大人正在“知术欲圆、行旨须直”校训的激励下,孜孜以求,茁壮成长。研学师生在校史馆内系统了解了百廿校史,体验了图书馆的学习氛围。东乡族自治县福利院马力老师说,这
  • 西北师范大学举办首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集体备课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4月12日,西北师范大学召开首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方主持会议,西北民族大学和学校党委统战部、历史文化学院、哲学与社会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全体授课教师参会。学校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德雄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目标,将理论教学与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为课堂教学提供政策指引。历史文化学院秦丙坤教授以“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的起源”为题,通过考古发现与文献互证,系统梳理了早期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起源的形成逻辑,并强调了新课程教学中要厘清学科概念的重要性。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栗学钟副教授分享了课程建设经验,重点介绍了西北民族大学在课程授课与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强调要通过优化改进教学方法、结合时事热点与学生兴趣点、加强课程资源共享利用等途径,谋划和创新教学思路,为我校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第三轮论证会 4月11日,为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申报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田家炳教育书院410会议室,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第三轮论证会。会议邀请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饶旭鹏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东坡教授、副院长杨志超教授、甘肃政法大学科研处副处长王瑞萍教授指导。学院2025年度项目申报教师参加会议,副院长周方主持会议。 论证会采取“分组会诊+精准打磨”的模式,申报教师结合上一次论证会中专家提出的指导意见,重点就选题价值、研究思路、方法路径、存在问题等做了具体陈述。专家们按照国社科评审标准,结合最新申报动态,从选题可行性、问题集聚度、学术创新点、逻辑严谨性等维度,对每一个申报项目给予了全面细致的点评和辅导,并从选题依据、框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范式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与会教师表示,此次论证会既是对申报书的精准打磨,也是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系统指导,后续将结合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项目申请书,力争在2025年度立项中获得新突破。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教师们顺利申报国家级项目提供了精准指导,也有效助力了学院科研发展与教师学术成长。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举行共建 “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基地签约授牌暨本科生教育见习启动仪式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整改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认证中关于教育见习方面的反馈问题,4月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联合举行了共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签约授牌暨本科生教育见习启动仪式。双方以“学段贯通、资源共享、协同育人”为目标,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与“本科生教育见习”双向驱动,助力区域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姜宝莲出席签约仪式。 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校长蔡斌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合作标志着校际协同育人迈入新阶段。中学将依托高校专业优势,借助高校平台开展“大思政课”社会实践、红色研学等活动,系统优化思政课程体系,创新“情境教学”“议题式教学”等实践模式,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下坚实基础。 姜宝莲在讲话中表示,此次合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要注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重要论述的创新实践。合作双方将紧紧围绕“让思政教育在贯通培养中扎根,在实践锻炼中升华”目标,一方面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评价衔接等机制,推动社会
  • 颂英烈浩气 传宣讲新声 | 西北师范大学“小红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开展红色追思暨主题宣讲活动 清明追思承遗志,红色基因育新人。4月2日,西北师范大学“小红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前往兰州市烈士陵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红色追思暨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引导青年学子传承英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下午2时许,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60余名师生整齐列队,举行清明祭扫仪式。全体成员垂首肃立默哀三分钟,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宏渊、副院长周方代表全体师生敬献花篮、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并向革命先烈三鞠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活动现场,“中国好人”称号获得者、军休干部李凤鸣生动讲述王学礼烈士的壮烈事迹,并结合自己参军入伍的初心以及执行军事航拍任务的难忘经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老山精神”教导年轻一代要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常精彩以“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为主题开展现场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小红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张雅荣、郭之豪通过情景式演讲,将英雄史诗转化为青春誓言,发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宣讲团的新声。最后,全体人员来到兰州战役纪念馆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教学。纪念馆陈列展示科负责人王丽娟以“大好河山 寸土不让”为题,对“卫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