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9月10日至13日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着力推出具有学术创新价值、决策参考价值、实践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9月6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社科联合会指导,西北师范大学主办,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甘肃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成勇,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封清云,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贾宁出席会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占斌,兰州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刘先春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专家领学。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相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共计80余人参会。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贾宁致开幕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9月视察甘肃以来,省委省政府迅速带领全
  • 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第四期)在西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8月11日上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厅举行。湖南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许抗同志、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万球教授出席开班仪式,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孙健教授主持开班仪式。孙健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学院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说明了本期培训内容的具体安排,并要求培训班学员能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顺利完成培训任务。许抗就思政课教师发展及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三点希望:希望每位思政课教师都在科学的理念下行动;希望每位思政课教师都在项目平台下工作;希望每位思政课教师都在多维赋能中成长。陈万球感谢了承办方精心的安排,要求学员珍惜培训机会,遵守培训纪律,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研修进一步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和能力。本期研修采取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理论教学环节,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史小宁教授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报告;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侯选明教授作了题为《思政课的内在结构与观测考量》的报告。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赴南京大学开展实践培训研修 8月21日至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赴南京大学开展了实践培训研修。8月22日上午,研修班举行了开班仪式。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郎得明、院长史小宁、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大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乾坤出席开班式,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训中心主任石建军主持开班式。李乾坤致欢迎辞,介绍了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成就以及干部培训方面的特色亮点。郎得明作了动员讲话,他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成绩亮点,对参与实践研修的老师们提出了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把思政大课堂与实践小课堂结合起来,全身心全过程投入学习;二要学用相长、提高工作能力。要认真学习聆听,仔细查漏补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要增强团队意识,严守培训纪律,自觉遵守培训研修的各项安排和要求,加强自我管理,做自我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开班式上,胡大平教授为培训班授旗,史小宁代表学院接受授旗。本次研修采取理论专题授课和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理论专题授课环节,共举行了5场学术讲座。南京大学马克思
  • 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第六期)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 8月27日至9月1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第六期)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来自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50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研修。8月28日上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厅举行。重庆工程职业技术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洪冲同志,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郎得明同志出席开班仪式,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秘书王鹏博士主持开班仪式。郎得明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学院及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并对学员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二要学用相长、提高工作能力;三要增强团队意识,严守培训纪律。张洪冲希望参训学员在研修期间深刻把握上级政策要求,遵守培训纪律,能够倾心听、倾心看、倾心悟、倾心用,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将实践所学融入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思政课建设。本期研修采取理论研修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理论研修环节,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
  • 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五期)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 8月18日至23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五期)——中山大学2025年思政课教师红色教育研修班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来自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38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研修。8月19日上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厅举行。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济科同志,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进同志出席开班仪式,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孙健教授主持开班仪式。王全进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并向各位老师提出三点意见: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参加培训;注重学用相长,提升工作能力;深化交流沟通,促进事业发展。刘济科代表中山大学对西北师范大学为本期研修班所做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并对学员提三点希望: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国之大者”;要切实学出成效,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要严守培训纪律,弘扬优良作风。本期研修采取理论研修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理论研修环节,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乔恩教授作
  •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中荣获多项荣誉 7月1日下午,西北师范大学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大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退休教师李育红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教授魏彩苹、办公室主任张国源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组织员张宏旺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会上,同时举行了西北师范大学“奋进新甘肃·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大赛、“青春心向党、团课开讲啦”主题微团课大赛颁奖仪式。我院青年教师付霞、2024级硕士研究生管悦分获微党课大赛教工组、学生组一等奖,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飞飞、任雅洁、赵思乔分获微党课大赛学生组二等奖、三等奖,副教授王晓云、折祎,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雅荣、任亿飞分获微党课大赛教工组、学生组优秀奖。院团委书记毛娅楠获微团课大赛教工组一等奖,2024级本科生马堂、2023级王梦阳获微团课大赛学生组二等奖。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2020年,学院党委获评第一批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党建“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2021年获西北师范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4年,学院荣获甘肃省“园丁奖”先进集体、甘肃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通知公告

  • 30
    2025-04
    尊敬的_____: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结合中西部政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国政治学会定于2025年5月17日在甘肃兰州举行主题为“知识创新与实践影响:区域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的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也是中国政治学会2025年组织召开的主题为“助力中国之治 阐释中国之理——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系列研讨会中的一场。诚邀您拨冗参会,并就政治学学科建设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各地改革和发展实践以及当地政治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开展交流研讨。 二、举办单位 主办:中国政治学会 承办: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协办: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
  • 18
    2025-01
    近年来,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因其理论和实践的效应成为国际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生长点。但是,囿于以往的“人头式研究模式”的影响,直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还处在分散研究、碎片式研究和零星式研究的状态,不仅一般学术界对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缺乏整体的、系统的和对话式的了解,就连研究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的队伍自身也处于自说自话、各自为政的状态,往往研究一个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人物的学者,对其他的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人物或者学派也是处于无知或者模糊认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很难能够往纵深推进,也很难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构的有益资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搭建一个全国性的理论沟通的平台,使全国研究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都参与进来,打破自身研究的狭隘眼界,努力推动中国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化、系统化和学科化,就成为当下理论界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搭建这样的沟通平台,促进思想交流和学术交流,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术共同体”,经过精心筹划,在西南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 17
    2025-04
    附件-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