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6月28日,由甘肃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守正创新推进思政课教学内涵式发展暨2025年春季学期甘肃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进出席会议并致辞,云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天水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文理学院等30多所高校专家和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会议。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乔恩主持会议开幕式。王全进在致辞中指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征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工作座谈会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转变角色,提升教学科研能力,7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田家炳教育书院410会议室召开青年教师工作座谈会,党委书记郎得明,院长史小宁,副院长王树亮、马乔恩、周方以及2024年、2025年新入职教师及新入职青年教师指导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郎得明主持。郎得明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理论文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他指出,召开青年教师工作座谈会,旨在让新入职教师全面了解学校、学院发展历程及办学成就,促进新老教师互相交流,倾听青年教师心声,了解大家在教学、科研以及工作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与困惑、未来的发展规划,努力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搭好台子,架好梯子,铺好路子,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马乔恩详细解读了《西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修订)》,围绕职称评审条件和要求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说明,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理解文件精神,明确职称评审的具体标准和流程,开展了富有针对性的政策辅导。周方通报了学院近三年来的科研项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总结暨教职工大会 7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总结暨教职工大会,通报学院春季学期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暑期重点工作。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郎得明主持。郎得明通报了上半年工作。他指出,2025年上半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对照《中共西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西北师范大学2025年工作要点》和《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工作要点》及工作台账,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统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效推进了学院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他强调,上半年学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良好进展,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充分体现和凝结了全体教师的责任担当和积极作为。希望大家合理安排暑期生活,增强安全意识,注重学习积累,为新学期的工作蓄势赋能。党委副书记王宏渊就暑期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她指出,要严格落实班主任第一责任人制度,各班班主任和导师在假期期间,务必加强对人身、财产、交通、食品、网络等各
  •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中荣获多项荣誉 7月1日下午,西北师范大学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大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退休教师李育红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教授魏彩苹、办公室主任张国源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组织员张宏旺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会上,同时举行了西北师范大学“奋进新甘肃·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大赛、“青春心向党、团课开讲啦”主题微团课大赛颁奖仪式。我院青年教师付霞、2024级硕士研究生管悦分获微党课大赛教工组、学生组一等奖,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飞飞、任雅洁、赵思乔分获微党课大赛学生组二等奖、三等奖,副教授王晓云、折祎,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雅荣、任亿飞分获微党课大赛教工组、学生组优秀奖。院团委书记毛娅楠获微团课大赛教工组一等奖,2024级本科生马堂、2023级王梦阳获微团课大赛学生组二等奖。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2020年,学院党委获评第一批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党建“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2021年获西北师范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4年,学院荣获甘肃省“园丁奖”先进集体、甘肃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 “馆校协同聚合力,红色铸魂育新人 ——‘大思政课’建设”交流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价值,整合红色教育资源,构建馆校协同创新教学体系,打造多维立体实践育人平台,不断推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6月27日,由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全省23家红色场馆,举办了“馆校协同聚合力,红色铸魂育新人——‘大思政课’建设”交流研讨会。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岳峰伟,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进,省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贾玉婷,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雷鸣,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郎得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史小宁,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韩璐以及来自全省23家“大思政课”馆校实践育人协作体成员单位的代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共120人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乔恩教授主持交流研讨会。史小宁在致辞中指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活动,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馆校实践育人协同赋能优势的一次创新举措,也是学校提升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大
  • “理响”青春:西北师范大学“小红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走进兰州新区 6月25日,西北师范大学“小红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兵分两路,深入兰州新区基层一线,为当地干部群众、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企业职工及高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具有青春力量的理论宣讲。理论之光点亮民生图景 第一组宣讲团成员在褚红维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兰州新区栖霞中心社区以及甘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展开宣讲。 宣讲员们以青春视角解码时代命题。郭之豪从 “高铁速度” 切入,生动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活案例;赵欢带来格西王姆坚守养老事业的动人故事,分享对农村养老破局的深刻思考;田萌萌与张雯则从百年校史里 “知术欲圆,行旨须直” 的校训传承讲起,阐释了两会精神下新时代的青年使命,激励着在场的青年们勇担重任;王羚以交通路网勾勒的民生画卷为蓝本,让大家切实体会到国家发展与个人责任的紧密联系。 宣讲结束后,成员们来到甘肃省经济社会展览馆参观,通过详实的资料、精彩的图片和珍贵的实物等多种表现形式,切身感受甘肃省的自然风貌、文明演变、革命征程以及现代化发展成果,也为未来的宣讲作积累更加丰富的素材。红色基因赋能产业创新第二组宣讲团成员在王昭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感受到化工园区以“党建红”

通知公告

  • 30
    2025-04
    尊敬的_____: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结合中西部政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国政治学会定于2025年5月17日在甘肃兰州举行主题为“知识创新与实践影响:区域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的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也是中国政治学会2025年组织召开的主题为“助力中国之治 阐释中国之理——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系列研讨会中的一场。诚邀您拨冗参会,并就政治学学科建设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各地改革和发展实践以及当地政治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开展交流研讨。 二、举办单位 主办:中国政治学会 承办: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协办: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
  • 18
    2025-01
    近年来,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因其理论和实践的效应成为国际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生长点。但是,囿于以往的“人头式研究模式”的影响,直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还处在分散研究、碎片式研究和零星式研究的状态,不仅一般学术界对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缺乏整体的、系统的和对话式的了解,就连研究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的队伍自身也处于自说自话、各自为政的状态,往往研究一个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人物的学者,对其他的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人物或者学派也是处于无知或者模糊认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很难能够往纵深推进,也很难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构的有益资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搭建一个全国性的理论沟通的平台,使全国研究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都参与进来,打破自身研究的狭隘眼界,努力推动中国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化、系统化和学科化,就成为当下理论界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搭建这样的沟通平台,促进思想交流和学术交流,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术共同体”,经过精心筹划,在西南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 17
    2025-04
    附件-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pdf